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103 周年之際,為進一步表彰先進、弘揚正氣,激勵全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,7月24日起,“內蒙古師范大學微官網”陸續展播各學院被授予2024年內蒙古師范大學優秀共產黨員、優秀黨務工作者、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先進個人、單位相關事跡,一起來看——地理科學學院。
地理科學學院黨委下設 4個黨支部,黨員共 235 名。近年來,學院黨委以落實自治區“五大任務”和全方位建設“模范自治區”為目標,以“思想、制度、文化、服務”四個建設的“1+4+N”工作模式,在促進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起到了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。
聚焦“思想+執行力”,強化政治引領,筑牢意識形態高地。2020年獲首批內師大“標桿院系單位黨組織”,教工一、二黨支部均獲批學校教工黨支部書記“雙帶頭人”工作室。
瞄準“制度+作用力”,規范組織生活,夯實基層戰斗堡壘。榮獲全區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,1名黨員獲全區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稱號;研究生黨支部和本科生黨支部曾分別被評為內師大“樣板黨支部”,本科生黨支部先后2次被評為校級“先進黨支部”。
立足“文化+凝聚力”,聚焦凝心鑄魂,激發奮進合力。獲批課程思政和教學改革項目20余項,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,地理科學、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。地理科學通過師范專業二級認證,“土壤地理學”和“土地經濟學”獲國家級一流課程。
突出“服務+創新力”,強化科研創新,促進學科高質量發展。近年來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41項,自治區“揭榜掛帥”項目1項,自治區重點項目16項,發表SCI論文300余篇,出版專著20部,發明專利14項,地理學獲批自治區一流拔尖培育學科。
優秀共產黨員
01
王永芳,女,蒙古族,1986年8月生,201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博士,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。
該同志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,勇于探索創新,緊密結合地理科學領域的前沿動態,致力于將研究成果服務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、區域可持續發展等重大戰略需求,體現了深厚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。她積極響應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6月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,圍繞自治區“五大任務”,聯合區內外優勢資源,成功揭榜了2024年自治區首批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“揭榜掛帥”技術榜單項目。該同志在沙漠化監測與防治領域深耕多年,主持國家自科學基金、中國博士后基金等7項,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,力求通過科技創新成果,為構筑自治區“生態安全屏障”與“安全穩定屏障”貢獻高水平的科技力量。
她十分注重團隊合作與人才培養,積極指導學生創新實踐,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。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,榮獲“互聯網+”國家銀獎、銅獎、“挑戰杯”國家銅獎、自治區特等獎等10余項獎項;2次被評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;以第二完成人身份獲得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;作為班主任,她所帶班級四級通過率87%,升學與就業率83%,本人先后被評為“優秀班主任”、“本科優秀論文(設計)指導教師”等稱號。
總體而言,該同志以其堅定的政治信念、高尚的職業道德、顯著的學術成就、出色的團隊精神以及良好的個人品質,充分體現了新時代優秀共產黨員的風貌。
02
黃曉君,男,蒙古族,1984年4月生,200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,博士,副教授,現任內蒙古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測繪與地理信息科學系主任、學院教工第二黨支部書記。
多年來,該同志全身心投入教學和科研事業,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、嚴謹的教學態度和創新精神,贏得了師生們的普遍贊譽。在教學上,他始終堅守教育初心,以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,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。作為系主任,他積極推進專業和課程建設,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傳統教學,顯著提升了教學質量。在他的悉心指導下,眾多學生不僅在學術競賽中屢獲殊榮,更成功進入國內著名學府深造。在科研方面,該勇攀高峰,不斷探索學科前沿。主持了包括2項國家級、5項省部級在內的13項科研項目,并發表了20余篇學術論文,其中SCI論文10余篇。擁有1項發明專利和2項軟件著作權。他曾獲全區青年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二等獎、全國GIS青年教師講課競賽三等獎等,并榮獲內蒙古師范大學“突出貢獻個人”、蒙古國學院科技貢獻榮譽獎以及蒙古國自然環境部“自然環境先進工作者”獎章等。
圖文:地理科學學院
編輯:管嘉藝 初審:劉燕榮 復審:邊建平 終審:王志強